貴州,因特殊的地理及氣候條件,形成“山多地少、石多土少、雨多庫少,豐水又缺水”的省情水情特征。這一特征既體現了貴州獨具特色的“山水公園”優勢,也顯現了貴州生態脆弱、區域性水資源短缺和工程性缺水問題疊加的矛盾。
“十三五”期間,貴州舉全省之力發展水利,累計投入資金超過1680億元,336座骨干水源工程相繼開工建設,一大批中小型骨干水源工程建成并發揮效益,是歷史上水利投入資金最多、建設規模最大、受益范圍最廣、改革程度最深的五年。
為了開好局、起好步,2021年,全省水利系統認真踐行“十六字”治水思路,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、省政府“5·31”水利工作專題會議精神、水利部有關會議精神,胸懷“國之大者”,圍繞“四新”主攻“四化”,真抓實干,奮發有為,超計劃完成水利投資任務,各項工作圓滿交卷。
投資計劃執行有力。通過爭資爭項,申報政府專項債、開展產業招商等方式,全力以赴抓項目,千方百計穩投資。2021年全年落實水利投資317.58億元,完成全口徑水利投資272.90億元,為年度目標任務的132%。
規劃編制有序推進。完成《貴州省“十四五”水利發展規劃》及《貴州省“十四五”水及水產業發展規劃》的編制報批工作?!顿F州省水安全保障規劃》《貴州水利基礎設施空間布局規劃》《貴陽貴安水資源配置規劃》等規劃編制工作穩步推進。
工程建設提速增效。圍繞水利“百庫大會戰”,通過臺賬化管理,半月一調度,加快審查審批,壓茬推進13座擬建大型水庫前期工作。夾巖水利樞紐工程下閘蓄水,鳳山水庫主體工程全面開工,觀音水庫獲國家發改委批復并開工。
農村飲水安全成果持續鞏固。以國務院大督查和省委專項巡視為契機,進一步壓實農村飲水保障地方政府主體責任,強化動態監測預警,舉一反三排查,動真碰硬督導整改,推行工程長效管護模式,確保問題動態清零。
水旱災害防御取得全面勝利。成功抵御了16輪大范圍強降雨過程,解決了西部地區旱情,全省各類水庫無一發生險情,無人員傷亡,無重大經濟損失。
水生態保護修復成效明顯。完成“十三五”國務院對貴州省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,全省用水總量、用水效率5項指標均達到國家控制指標要求。全年累計治理水土流失3229平方公里。
水利改革取得突破。出臺《加快推進水利工程供水價格改革的實施意見》,計劃到2022年全省水利工程基本實現有償供水。
2022年,貴州水利系統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貴州重要講話精神,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、省委十二屆十次全會精神和全省經濟工作會議、全國水利工作會議精神,圍繞“十四五”水利戰略定位和規劃布局,聚焦水利短板和薄弱環節,以建設貴州大水網為統領,以提升貴州水治理能力為導向,以更加穩健的步伐、更加務實的作風,奮勇擔當、苦干實干,扎扎實實抓好各項水利建設。
一是著眼投資增效。以水價改革為突破口,用活用足金融政策,創新投融資渠道,加大投融資力度,用好地方債券,確保全省水利投入實現穩中有進。
二是著眼“四新”“四化”。以建設“一核四區”貴州大水網為硬支撐,加快推進水利“百庫大會戰”,著力實現水資源空間優化配置。
三是著眼“上游責任”。堅持生態優先、綠色發展,以全面推行河湖長制為主抓手,加快推進水土保持、江河治理、水源地保護等水生態治理工程。
四是著眼江河安瀾。加快實施大江大河支流重點河段防洪工程、中小河流治理、山洪災害防治、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等,強化流域防洪調度,整體提升洪澇災害防御能力和超標準洪水應對能力,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經濟社會健康穩定發展。
五是著眼治理能力提升。針對水利管理薄弱環節,強化重點領域全過程、全要素監管,推進水文現代化建設,全力提升涉水事務監管水平,建立一套務實高效管用的監管體系,不斷推進水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。
時代是出卷人,我們是答卷人,人民是閱卷人。進入新發展階段,貴州水利人將勠力同心、砥礪奮進,在新征程上展現更多新作為,為全面推動新階段水利高質量發展再添新績,以優異成績向黨的“二十大”獻禮!